关闭

“青”渠问源|世外校友葛卓琛分享会

2025-11-04


八百余载前,朱熹立于一鉴方塘,吟出“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引得历代知识分子竞相探寻知识之源、思想之本。


时光似箭,物换星移,上海青浦世外高中的学子们由此启程,以“青渠问源”为名,邀请优秀校友重返校园——以“问”寻根,以“源”启思,进行了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,彰显了探根求源、触类旁通的精神。



优秀校友重返校园,并非仅回望往昔,更是在“问源”中重新接续那股奔涌不息的青春活水。他们携经验、视野与启迪而来,通过真诚的交流与分享,为学弟学妹开启“全球性视野”之窗,激励他们成长为兼具技术力、思考力与人文关怀的复合型人才。这个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,“源头”的意义愈发清晰:真正的创新,从不来自空想,而在于回归本质——无论是AI的“记忆”机制,还是AR的“交互”设计,唯有扎根真实场景、回应真实需求,技术才能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。



本次“青渠问源”活动,我们有幸邀请到世外优秀校友葛卓琛,与我校学子们一同探寻技术之“源”,共话软硬融合的智联未来。葛学长以常用AI软件“豆包”为引,幽默开场:“每到周日及节假日末,豆包皆收大量题目图片。”此言一出引发全场共鸣,笑声连连。随后,他话锋转至二十多年前,忆及与同学在肯德基“互助”作业的趣事,说到儿时爱不释手的Gameboy游戏机,再对比如今普及的Switch,一番今昔对照,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技术发展对生活的深刻改变。



接着,葛学长分享了自己的职业轨迹:从Meta到字节,两次关键选择的背后,是对技术始终不变的纯粹热爱。他亲历了互联网行业的多次浪潮更迭,从PC端普及到移动互联网爆发,再到如今AI与智联技术的井喷,行业风向虽不断变化,但他始终坚守一个信念:技术的“源”从不是追逐潮流,而是解决真实问题。正是这份初心,支撑他在计算机领域深耕不辍,一步步筑起属于自己的技术护城河。


凭借在多家知名企业的任职经历,葛学长还为同学们揭开了不同企业工作模式的面纱。他比较国内外企业的特点,为同学提供思路,从多维度进行思考,让同学们频频点头,仿佛接受了一次“大脑的洗礼”。谈及行业趋势,学长认为,“软硬融合”已是必然。软件算法需要硬件载体落地,硬件创新也依赖软件赋能升级,两者的协同将催生更多如智能穿戴、工业互联等新场景。这些一手信息,让同学们对未来职业环境有了更具象的认知。



分享结束后的提问环节,同学们的热情瞬间点燃现场,问题从职业规划延伸到学科深度,展现出青浦世外学子的思考广度。




例如,有的同学抛出询问AI的未来发展如何解决量化以及数据问题,葛学长思路清晰地分享了自己的想法。除了专业知识的分享,葛学长也在职业追求方面给我们进行了解惑。


例如,有一位同学提问格外引人深思:“如果自己热爱的事物在未来有可能过时,是不是还要继续追寻?”面对学弟这份略带迷茫的困惑,葛学长给出了温暖而坚定的回应:“若你真正热爱一件事,便一定有能力将它做到顶尖。”这番话不仅解开了这位同学的心结,更让在场所有人深切感受到“坚定”所蕴含的强大力量。




当掌声再次响起,本次“‘青’渠问源”校友分享会落下帷幕。但葛卓琛学长带来的技术洞见与成长感悟,已成为新的“活水”,流淌在同学们的心中。这场对话的结束,不是终点,而是启程。未来,“青渠问源”系列活动将持续汇聚更多优秀校友的力量——他们来自世外教育集团的直属校与托管校,在各行各业熠熠生辉。这里,每一场分享都是对初心的回望,每一次对话,都是对“成为谁”的深刻回应。愿每一位青浦世外学子,都能在溯源中前行,在对话中成长。